MIPI扫盲——CSI-2介绍(一)
前面的博文中提到过,CSI旨在为高清摄像头和应用处理器之间提供一个高速的串行接口,举例来说,在目前的智能手机中的摄像头和CPU之间采用的就是CSI协议。目前来说,广泛使用的是其第二个版本CSI-2,最新的版本则是CSI-3。置于CSI-1是否存在,亦或是曾经是否存在暂时无从考证,至少在MIPI的官网是找不到CSI-1的身影了。
CSI-2协议既可以使用与DSI一致的D-PHY物理层协议,也可以使用C-PHY作为物理层协议。而CSI-3则只能使用M-PHY作为物理层协议,也就是说CSI-2和CSI-3之间是不兼容的!具体如下图:
需要注意的是,C-PHY和D-PHY在物理连接上存在多处不同,因此必须保证主机和从机同时使用C-PHY和D-PHY之间的一种作为物理层才能进行有效地通信。具体的差别,参见下图:
差别主要体现在时钟机制上。
显然,采用C-PHY可以获得更高的速率,这也是C-PHY的优势。但是,换一个角度思考,C-PHY只支持CSI-2,而D-PHY同时支持CSI-2和DSI,因此,从设备兼容性,硬件设计成本和灵活性等多个角度来看的话,D-PHY还是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的。所以目前来说,D-PHY要用的更多一点。
举例来说,Lattice的CrossLink系列器件内部集成了两个D-PHY Harden Core,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灵活配置为CSI-2或者DSI,同时也可以使用LUT设计一个Soft Core的D-PHY。从而轻松的完成视频桥接、视频拼接等功能。具体如下:
基于D-PHY v1.1版本的CSI-2不同版本的性能差别如下:
【注】接下来文章介绍的CSI-2将以v1.1版本的为例。
原文转自:http://blog.chinaaet.com/justlxy/p/5100052468